原标题:那一夜,你伤害了我
虎嗅汽车视频组作品
作者丨张博文
3 月 1 日清晨,特斯拉中国对外宣布下调全系车型的售价,降幅从 2.6 万到 34.11 万不等。如此突然降价,有人叫好,有人气愤。媒体也一拥而上,开始从各种角度分析特斯拉降价的原因与影响,今天我们不谈商业模式,在特斯拉突然降价后,我们找到了几名降价前刚刚提车的车主,还有几名特斯拉销售,聊了聊他们的感受。
降价前提车车主:诉讼肯定赢不了,伤心,但以后还可能买特斯拉
老麦是个在北京做生意的东北人,买特斯拉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前几年在美国的时候刚好就住在特斯拉总部旁边,关注特斯拉好几年了,一直想买一辆,特斯拉车型的价格机制和别家车企不同,因为是厂家直营,所以美国地区的售价和中国地区的差距并不多,所以在美国的时候老麦选择了另外一个品牌的车,决定回国再买特斯拉。
决定买车的过程相当仓促,在商场里逛街本来想去看看 Model 3,结果当天就交了 Model X 的十万块钱定金。买 Model X 一方面是喜欢鹰翼门,另一方面是纯电车不用限行,日常开开也行了。
当时 Model X 75D 算上购置税将近 90 万,结果降价政策一出,75D 被砍掉不说,续航更长的 100D 还要比当时买 75D 的价钱便宜三四万。
老麦自己也感觉挺愁的,一方面是提车时候就遇到点儿糟心事儿,找人代办的提车,提车当天发现后玻璃碎了,特斯拉给协助了更换,但换完玻璃就赶上周末,其他手续都办不了,办完所有手续没几天,特斯拉就宣布降价了。
老麦其实心里很清楚买卖合同签订了,特斯拉即使把车型都降价到一块钱,自己也不可能打官司打赢,就没想着去闹,就琢磨和特斯拉销售商量一些解决办法,甚至还说要不自己再买一辆 Model X,把之前降价亏的钱贴到这辆上都行,但特斯拉中国区显然没有这个权限。
于是他也咨询了自己的律师,律师给的答复很明确,买车这个买卖合同只要签订,车主想要诉讼肯定是不可能的,唯独是车主已消费者维权的方式进行投诉,特斯拉如果觉得可以赔偿才能够赔偿,但这个赔偿不是法律强制的,消费者诉讼理论上是没有法律效应的。或者说是找到销售与他沟通时候一些证据,比如销售反复说 3 月 1 号后一定会涨价,得抓紧下单,作为消费者维权的一个凭证。
从 3 月 1 号特斯拉降价到今天,他加了好几个车主维权群,但一直没怎么说话,他跟我说:“你说其实有的车主也挺不合理的,你车开了都一年了,遇到这种事情你蹦那么高干嘛,买什么不得降价啊,真正心里不舒服的其实是我们这些刚买车没几天的人啊。”
老麦给我拉到了一个十几个人的小群,里面是在特斯拉降价前刚刚提车不到 10 天的车主,我粗略算计了一些,这些车主损失的金额,加起来得有大几百万了。他们也几乎想尽了任何办法,牢骚虽然发了,最终还是没有办法。有的车主还没给新车上牌,就准备把车卖掉,及时止损。
但其实无论是老麦还是其他这些车主,虽然价格亏了,心里很不舒服,但他们对于特斯拉的产品还是认可的。
“碰上这种事儿了,你以后还会买特斯拉吗?”
“亏钱肯定是心里不舒服,别看网上说什么买特斯拉的都是有钱人,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但是如果之后特斯拉产品还是好,我依然会考虑买特斯拉。”
很多车主在特斯拉降价后都觉得自己被销售骗了,但其实,销售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无辜。
特斯拉中国区销售:销售岗没被公司尊重,几乎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前途
Z 是我大学学弟,毕业后一直没有什么联系,直到前段时间他的朋友圈频繁发起特斯拉销售的内容,我才重新注意到他。
其实从销售岗的角度,特斯拉宣布降价虽然给所有的特斯拉销售都带来非常大的麻烦,但真正让特斯拉中国区销售扎心的,可能还是随着降价信息特斯拉对外公布,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将会关闭部分门店,全面转向在线销售。也就是说在这条公告发布后,所有的特斯拉销售随时都有可能被裁员,成为公司制度改革的牺牲品。
Z 大学毕业时候本想留学,但因为申请到的学校几乎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毕业季到来仓促找工作,只投了一份简历,只想加入特斯拉。
对于Z来说,从工科毕业入职第一份是销售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在他眼里,当时的特斯拉还是一家相当酷的公司,即使是最为基础的销售岗位,Z也是经过了 4 轮面试才成功入职,过程并不简单。在特斯拉从 2016 年工作至今,他最清楚特斯拉中国区的内部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 年前,销售岗(特斯拉内部叫产品专员)并不是一个非常简单就能入职的职位,直到去年年底,公司为了准备 Model 3 的交付,扩大招聘,招来了更多的销售,当然,销售的招聘基本上在 2 月份停止了,特斯拉应该也是意识到虽然直营模式对于销售环节帮助颇多,但无尽的扩张同样是极高的运营成本。
Z 跟我说,刚入职的时候,他觉得店里的所有人都是为了做成一件事而工作,不计较收入,最在乎的其实是当时的目标有没有达成,产品专员这个岗位对于销量也没有 KPI 要求,基本上都是把自己手机的客户信息汇总到销售主管。
但从去年年底开始,特斯拉中国区门店的风格完全变了。
先是招来了很多销售,因为特斯拉车型在中国销量下滑,所以产品专员也开始需要卖车了。这其实让很多产品专员觉得非常不适应,毕竟工作的固定模式已经养成,很久对待客户都是介绍特斯拉和相应车型,突然公司又开始让卖车,与客户的沟通方式都要发生很多变化。Z朋友圈频繁发特斯拉的价格信息,也是在产品专员被要求卖车后开始的。
入职一年半时间,Z之前 80% 的同岗位同事都已经离职了,换的工作基本都离开了销售岗位,寻求更高收入,或者有一些同事本来就比较富裕,加入特斯拉只为愿景,离职后直接去创业了。
特斯拉销售岗的收入并不算高,与传统 4S 店销售不同,他们底薪大概在 1 万到 1.5 万之间,每卖出一辆车并不会得到多少提成,卖出一辆售价在百万左右的 Model S 和 Model X,产品专员能够得到的提成甚至可能都不过千元。公司对于销售提成是有一套算法的,算法会经常调整,真正卖车挣得多的,是比他们职位高两级的销售主管,只要车卖得好,月入十万不是问题。
老麦在Z这里买的车,3 月 1 号早上六点Z收到总部调整中国区售价的邮件,但事实上,特斯拉中国区官网零点就已经调整了,销售拿到降价通知的时间,甚至比一些关注特斯拉的车主还要晚。Z在 28 号接到一个客户的询问,想要买 Model 3,那会儿 Model 3 还有送驾驶辅助,客户的购买意向很强,但咨询的时间已经是 28 号晚上了,Z当晚问了店长说 3 月 1 号还送不送驾驶辅助,店长说大概率还是会送的,结果谁都没想到 28 号晚上官网就改了,Model 3 也降价了,但驾驶辅助不送了。Z就这么丢了个客户。
特斯拉最近经常调整销售策略,这其实也让中国区销售们很头疼,而且最关键的,公司并不会提前通知或者说给出一个调整价格的官方解释,所有的解释话术,全都由门店自己想办法解释。如果说之前的降价大多数的中国区销售还能用贸易战缓和作为话术,这一次特斯拉的售价跳水,所有中国区的销售也都觉得自己理屈词穷。
Z 和很多同事都觉得自己被公司坑了,销售岗位没有被公司尊重。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Z也觉得如果自己和其他销售都能提前知道公司的调价政策,那在调价前也没有人敢卖车了。对于这次降价,Z说了这么一句话:“身边同事虽然什么声音都有,但是负面情绪还是占大多数的。”
就在我成稿前一天,特斯拉中国区刚给销售岗开过会,据说是要砍掉所有的销售岗位的销售提成,于是就有了网上传播的这张中国区销售的抱怨。
Z 说特斯拉车主素质都很高,所以在降价后其实来店里闹的车主非常少,但是也会有很多人问他,他暂时也无能为力,只能说中国区肯定是和消费者站同一立场,但是究竟如何解决老车主们的不满,暂时还没个答案。
除了老车主的不满,特斯拉还收到了更多潜在客户的怀疑和观望,调价已经几天了,Z每天都能接到比原来更多的咨询电话,但过去打电话来的往往从询问到订车也没多长时间,现在的电话更多是观望的,大家都想知道,自己如果现在买了,是不是过段时间还可能再降价。
至于Z自己的前途,他说现在只能自己劝自己,应该还是会在这个岗位做下去。因为虽然心里是怀疑的,对制度很不满,但是依然相信特斯拉的前景,今年是个好年头。
没人敢买特斯拉
早前 Audolist 分享了一组相当有趣的统计数字,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的电动车比 BBA 的豪华车还要保值,在海外市场,即使里程到了 2 万英里(约 3.2 万公里),还能有接近 90% 的残值。但随着特斯拉大幅降价,所有被二手市场交易市场托衬出的保值率直接被特斯拉自己击碎了。
买了特斯拉的车主往往车用的都挺省心,就是价格的不断变动让自己太糟心。以至于一些在降价前刚刚提车的车主,火速把自己的车低价在二手车平台交易出去,利用二手车商还没了解到降级细则的这个时间间隙以及信息不对称性,赚取二手车商的交易违约金来为自己止损。
特斯拉的中国工厂进展神速,5 月建设完成,年底就有可能开工量产 Model 3,但另一边特斯拉又因为一些小问题,本来已经运到中国的车被扣在了海关。没有人知道这家公司接下来还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没有人能够估算清楚特斯拉为了生存和盈利,接下来还会怎样调整自家车型的售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