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谷歌周二推游戏流媒体服务 正式进军1400亿美元游戏行业

  腾讯科技讯,据外媒报道,谷歌准备正式进军近 1400 亿美元规模的游戏行业。这家以搜索引擎和智能手机安卓操作系统而闻名的科技巨头,如今正试图对目前由微软、索尼和任天堂等老牌游戏公司主导的游戏行业进行一场革新。

  随着谷歌寻求数字广告以外的收入来源多样化,游戏为该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谷歌准备周二在旧金山举行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展示其对“游戏发展未来”的愿景,但是它似乎准备采取一种不同的方法。这很可能包括 Project Stream 游戏流媒体服务的商业化,以及传闻中 Yeti 游戏机的推出。这两者都可能帮助谷歌实现将其游戏流媒体服务打造成“视频游戏中的 Netflix”的终极梦想。

  现在,如果你想玩一款热门游戏,你通常需要花几百美元买一台游戏机,比如 PlayStation 4 或 Xbox One,或者花 1000 美元左右买一台高端游戏 PC 电脑。然后,你需要去商店购买一个物理游戏光盘,或将一个游戏下载到你的游戏机上,这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谷歌的游戏流媒体服务可以改变这种模式,让用户直接在其已经拥有的设备上在线玩顶级游戏,比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连接到电视的流媒体播放器。

  市场研究公司 Forrester 的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托马斯-胡森(Thomas Husson)表示:“云游戏将使出版商能够在任何设备和任何屏幕上吸引新的用户,从而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受众范围。”

  “除了音乐或视频,游戏也能够为游戏生态系统中的公司提供经常性的流媒体收入。对于亚马逊、谷歌或微软等云服务平台来说,这将让它们有机会为游戏发行商提供云存储和服务,因为游戏发行商在 IT 基础设施上的支出越来越多。”

  谷歌的游戏计划

  谷歌的愿景是让人们随时随地在手机、电脑或平板电脑上玩游戏,而不需要任何比简单的互联网连接更多的东西。

《刺客信条:奥德赛》

  谷歌已经通过 Project Stream 展示了它的工作原理,该服务可以让人们在廉价电脑 Chromebook 的 Chrome 浏览器中在线玩《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

  传统上,玩家需要拥有一台游戏 PC 电脑、一台 PlayStation 4、一台 Xbox One 或一台任天堂 Switch 游戏机才能玩这个游戏。但谷歌证明,在云端玩游戏是可能的,不必在昂贵的设备上玩游戏。

  虽然我们已经了解了 Project Stream 是如何工作的,但我们对于谷歌传闻中的 Yeti 游戏机将如何运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处理过程在云端远程进行,Yeti 游戏机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硬件——可能只是一个连接到电视上的控制器和流媒体盒——让用户可以在线玩游戏,而不是在传统游戏机上玩游戏。

  谷歌拒绝置评。

  为什么很重要

  市场研究公司 IDC 的分析师刘易斯-沃德(Lewis Ward)称,谷歌有机会彻底颠覆视频游戏行业。 2018 年,游戏行业创造了 1360 亿美元收入,目前正以每年 15% 的速度增长。如果谷歌能够做到这一点,这可能意味着该公司又有了新的额外收入,并可能意味着游戏市场的王者微软和索尼的业务可能会受损。

  但是,谷歌也面临着很多不利的因素。

  谷歌对游戏流媒体服务并没有独特的愿景目标。

  有几家公司已经尝试或仍在尝试推出类似的游戏流媒体服务,但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展壮大。

  IDC 的分析师沃德说:“多年来,有好几家公司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一领域。但据我所知,至少在西方市场上,现在唯一剩下的一家公司是索尼的 PlayStation Now 服务。”

  索尼 PlayStation Now 的价格是每年 99 美元或每月 19.99 美元。它允许游戏玩家在 PS4 游戏机或 PC 电脑上在线玩超过 750 个 PS4、PS3 和 PS2 游戏。这可能是与谷歌的游戏流媒体服务最接近的服务,但它仍然需要专门的硬件。你不能在任何手机、平板电脑或你选择的其他设备上在线玩游戏。

  英伟达也推出过一种类似的服务,称为 GeForce Now,它可以在 Mac、PC 电脑和英伟达 Shield 安卓平板电脑上运行。这项服务包括 400 款游戏。这些游戏通常需要强大的显卡和昂贵的游戏设备才能玩。但 GeForce Now 的使用范围有限,仍然被认为是一种测试产品。

  最后,几年前成立的一家名为 OnLive 的初创公司承诺可以让人们在任何设备上玩游戏,但它最终未能获得足够的订户来维持业务。该公司于 2015 年关闭,并将其剩余的业务资产出售给索尼。

  谷歌可能是下一个失败的公司。

  技术分析公司 Moor Insight & Strategy 的总裁兼首席分析师帕特里克-摩尔海德(Patrick Moorhead)表示:“我相信谷歌将经历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才能打造出一项成功的付费游戏流媒体服务。它在付费音乐、电影和书籍方面取得了一般的成功,所以我现在的期望值很低。”

  但胡森说,谷歌至少有一个良好的基础。

  “看到谷歌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并不令人意外。”胡森说,“他们最近宣布聘用了育碧和艺电前高管杰德-雷蒙德(Jade Raymond),这是一个明确的迹象,表明他们希望吸引游戏出版商。由于 Android 平台上游戏的成功,谷歌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游戏开发者生态系统。现在是时候向市场发出信号,明确表示他们会非常认真对待云游戏了。”

  谷歌的障碍

2017 年 3 月 3 日,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一名打扮成任天堂角色马里奥的人在挥手致意

  为了在游戏行业取得成功,谷歌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首先,客户将需要一个可靠和快速的互联网连接才能在线玩游戏。例如,英伟达的 GeForce 服务建议玩全高清质量游戏的网速为 50 Mbps,但如果网络连接速度较慢,玩家可以玩分辨率较低的游戏。

  就谷歌而言,它的游戏流媒体服务也需要它以足够快的速度提供这些游戏。没有人想玩无法立即响应控制器命令的游戏。

  《光环:士官长收藏版》

  谷歌还需要确保它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游戏库,索尼、微软和任天堂已经向他们的客户证明了这一点。谷歌不是一个游戏发行商,它没有像任天堂的《超级马里奥》、索尼的《战神》或微软的《光环》那样的独家游戏,而所有这些游戏恰恰吸引了买家购买游戏机。但谷歌可以与第三方公司合作,比如《侠盗猎车手》(Grand Theft Auto)开发商 Rockstar,或者《上古卷轴5:天际》(Skyrim)等游戏发行商 Bethesda。

  “他们没有自己的游戏内容。”IDC 的沃德说,“他们可能已经在技术方面扎根了,但没有一些独特的内容——这通常是相当昂贵的,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去年,谷歌聘用了索尼 PlayStation 团队的成员菲尔-哈里森(Phil Harrison),他曾担任索尼欧洲开发部门的执行副总裁。这意味着谷歌有人可以奠定一个基础,然后让开发者为它的平台开发游戏。通过创建一种将现有的游戏(最初是为 Xbox 或 PlayStation 开发的游戏)移植到谷歌系统上的方式,谷歌可以让这些开发者的工作变得更容易。这将减少从零开始重建游戏的需要。

  沃德说:“今天,谷歌的独家内容几乎为零。我不明白,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游戏工作室投资,也不进行大规模的玩家社区投资,他们怎么能走得很远。而且,游戏工作室和游戏社区都不在该公司的掌控之下。”

  与此同时,微软和亚马逊也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微软和亚马逊的游戏计划

微软 Project XCloud 也将允许人们在移动设备上玩游戏

  谷歌最大的阻力可能来自微软和亚马逊,据说这两家公司正在开发类似的游戏流媒体服务。

  微软已经拥有庞大的云业务——游戏流媒体服务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一个铁杆游戏粉丝群体、与发行商和游戏开发商建立的牢固关系,以及多年开发和销售游戏和游戏机的经验。它已经开始测试自己的游戏流媒体服务。

  就在上周,微软在其自己的游戏流媒体平台 XCloud 上提供了更新程序,该平台可能会提供与谷歌类似的体验。作为一家拥有十多年游戏机销售经验和庞大 Azure 云业务的老牌公司,微软将成为谷歌的死敌。

  摩尔海德说,微软比谷歌拥有更好的机会。

  他说:“我认为微软更有机会,因为它也有规模和技术,而且 30 多年来通过 Windows 和 Xbox 平台成功地参与了游戏行业。”

  像谷歌和微软一样,亚马逊也有足够强大的云服务来运行这类游戏。

  亚马逊的《新世界》 (New World)游戏。

  借助亚马逊的 AWS 云服务,像 Netflix 这样的公司能够向数以百万计的用户播放 4K HDR 视频。你也需要这种能力来在线玩游戏。有媒体报道称,亚马逊正在建设一项云游戏服务。它最终可能运行其内部游戏工作室开发的游戏,例如目前仅限于 PC 电脑的《新世界》 (New World)游戏。

  最终的答案

  推出一项游戏流媒体服务会牵涉到很多的利害关系。即使是这样,也有人怀疑这能不能让谷歌很快赚到一大笔钱。

  IDC 的沃德表示:“我认为,从游戏玩家支出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等到 2021 年,才能让游戏流媒体服务在整个视频游戏行业中产生明显的影响。”

  胡森说,这只是对将要发生的事情的一种体验,任何事情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开始。

  “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你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你需要出色的互联网和数据连接速度才能真正提供游戏流媒体服务。这就是为什么 5G 在未来几年会有所帮助。”他说。

网友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
暂无评论...
三日内热门评论文章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相关阅读
  • 业界资讯
  • 手机通讯
  • 电脑办公
  • 新奇数码
  • 软件游戏
  • 科学探索